公路运价上涨是合理回归——交通部回应治超效果浏览数:36次
自今年9月21日,交通运输部联合公安部等部门开展新一轮联合治超一来,新标准的合理性、公路运价上涨的合理性等问题受到热议,部分地区甚至有了放宽执法标准的呼声。12月6日,交通运输部im电竞 发言人徐成光对这些问题向《中国航务周刊》记者做出回应。徐成光表示,自我国多部委联合启动新一轮治超以来,从近三个月的运行情况来看,确实造成了公路运价的上涨,但这是治超行动取得的积极成效。 从交通运输部的调研来看,本轮治超行动的执行社会是认可的,取得了多数驾驶员理解和支持。治超有利于保护公路设施,保证行车安全,维护运输市场秩序,符合大众的利益。通过对超限限载标准的统一,多数车辆也均能按新标准装载,路面行驶的超限超载车辆明显减少。根据全国治超联网数据显示,治超行动执行以来,超限车辆同比下降了34%,严重超限超载车辆同比下降了57%。 “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公布的公路物流运价数据显示,公路运价9月份比8月份回升了2.7%,10月份再次回升8.7%。im电竞 调研认为,运价上涨是对多年一直处于畸形状态的公路运价的纠正,属于价格的合理回归,这有助于道路货运市场的良性、健康发展。”徐成光说。除了运价变化方面,双排车运输的现象已经得到有效遏制,整车运输市场保障充足,市场平稳。 根据统计,此轮治超已经带来货物运输结构的变化,长距离,大宗货物运输逐步向铁路转移,铁路货运量稳步提升。统计显示,今年前九个月一直处于下降状态的铁路煤炭运输,10月份增长了2.6%,是今年以来的首次回升。 徐成光表示,专项治理工作的继续进行,公路货运市场能得到保护,货运市场的组织化水平也能逐步提高,运价水平也能继续合理回归,这是道路运输领域的供给侧改革是一大促进。 “未来,将继续强化治超工作的联合执法,防止反弹,绝不能放松标准。同时,继续推进全国联合治超、全面治超。督促检查各地的执行情况,设定业绩考核制度,促进政策的坚决执行。”徐成光说。 《中国航务周刊》
|